当然可以,下面是你这篇文章的改写版,内容基本保持不变,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和描述:
---
解放军对于战俘的纪律管理一向极为严明,对待俘虏的优待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。在朝鲜战场上,“联合国军”的一些部队中流传着一句话:“和平时期,和美军在一起最好(因为美军待遇优厚);战斗激烈时,向中国志愿军投降最安全(绝不能向人民军投降);而最理想的情况,当然是能够直接回到自己的祖国。”这句话充分反映了敌军对志愿军俘虏政策的真实感受。
在美军的战史记载中,有这样一段故事:一名美军游骑兵被志愿军俘获,正在押送途中,遇见了一名人民军士兵。那名士兵看到俘虏后竟对其拳脚相加,押送他的志愿军战士立刻制止了这一暴行。由于语言不通,人民军士兵误解了制止动作,反而愈加愤怒,拉动枪栓欲射杀俘虏。危急时刻,押送战士果断用枪托击倒了该士兵。这位美军战俘对此恩情铭记终生,这段经历还被载入了美军官方战史。虽然当时美国政府和军方极力对外宣扬“中国人虐待战俘”的宣传,但实际上美军内部也不得不承认志愿军对俘虏的优待政策。
展开剩余85%即使在美军遭遇最大惨败的战役中,这种优待也没有被遗忘。以美军第2师被志愿军第38军围歼的战斗为例,有记载称:美军第38团坦克连的特纳中尉,在一次交火中被一枚手榴弹或迫击炮弹击昏(具体武器不详),清醒后,他爬上一辆美军军车试图撤退,却被迫击炮弹击中,从车上摔下负伤。醒来时,发现身边有一名志愿军士兵示意他起身。环顾四周,特纳惊讶地看到其他志愿军正在为一名美军伤员进行紧急救治。不久,一个能说英语的中国军官出现,询问他的伤情。特纳自知伤势轻微,表示能够行走,志愿军则让四名美军俘虏自己组成队伍向北行进(战争初期,志愿军尚无与外军作战经验,沿用国内战争的做法,允许俘虏自行排队前进,后续部队再接应。国民党军对此熟悉且配合,但外军常借此逃跑,许多美军俘虏就是趁机脱逃的)。特纳和另外三名俘虏对此感到震惊,竟没人押送他们,便趁机逃走。途中,美军车队拒绝搭载这名伤员,绝望之际,特纳获一群败退的韩军士兵(不确定是韩军第3联队还是“KATUSA”)救助,被他们护送出葛岘山口。战后不久,特纳向媒体讲述此经历,却遭遇“麦卡锡主义”风潮中质疑与攻击,被指责美化中国军队,甚至有人宣称是亲美的国民党士兵帮了他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美军越来越认可志愿军优待俘虏的事实,称之为“在死亡阴影下闪耀的人道主义光辉”。
当然,尽管志愿军纪律严明,参战的数百万官兵在残酷的战斗环境和仇恨教育的双重影响下,违反俘虏政策的事件依然时有发生。本文重点讲述的是志愿军中最严重的一起违反俘虏政策事件:被俘美军士兵被当场枪决。此事件遭到全军严厉批评,并下发通报,许多官兵受到处分。在朝鲜战场上,此事常被用作反面教材进行警示教育。
然而,执行这项行动的志愿军官兵并无悔意,看到通报的各部队也无人认为他们错了。即使时至今日,了解事件经过的人们仍会竖起大拇指,称赞“杀得好”。
1951年5月27日,志愿军第9兵团20军58师正沿华川北上转移。师长黄朝天突然听到附近传来炮声,判断有美军部队封锁了北汉江渡口,正与我军激战。经过与政委朱启祥商议后,他果断命令停止转移,主动展开阻击行动(详细可参见“美军司令布下完美陷阱,彭德怀受挫,一位师长找出破解方案并成功击溃400美军”)。此决定挽救了第9兵团的命运。当时,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中将指挥第9军和第10军合力布网,准备派第9军第7师和韩军第6师团从华川东北包抄,切断志愿军退路。先前阻击美军的60军179师和181师相继败退,美军占领华川,12军34师被切断于南侧,陷入美韩军的南北夹击。
黄朝天与朱启祥尚不知这一危急形势,却因其果断留下阻击,战局迅速逆转。华川战场上,12军得以解救。黄朝天下令173团和174团迅速抢占关键高地如282.9、341、313和蛇头岘。在激烈争夺中,173团遭遇美军第17团猛烈抵抗,战斗白热化。此时,173团发现美军身后竟还有我军部队拼死阻击掩护北上的12军35师。该师103团6连在华川城西348.3高地,因伤亡惨重,仅余四名战士坚守。张永德挺身指挥,誓死不让敌军突破,击毙了美军排长,成功击退敌军。
尽管如此,35师阵地多处已被突破,58师部队才会在华川东侧遭遇美军第17团。此时,58师接获噩耗:华川兵站基地及医院被美军第7师全歼,三千余名后勤人员、医护人员及伤员被俘。美军残忍地杀害大量行动不便的志愿军重伤员,少数警卫与医护奋战却寡不敌众。城内外尸横遍野,惨状令人震惊。
2018年,韩国媒体爆料所谓“破虏湖事件”,称战死2.4万志愿军尸体葬于破虏湖(水库),其实这是对历史的误读和混淆,把180师失利当作华川战斗。实际志愿军第五次战役整个阵亡人数远未达到2.4万,但华川水库确实埋葬了大量志愿军遗体,其中许多是被美军屠杀的后勤、医护人员及伤员。
这血腥场面令58师官兵愤怒异常,屠杀医护与伤员非战斗行动,而是战争罪行。黄朝天立刻决定,首先以173团和174团部分兵力抢占启星里、大马加伊、城山、已积洞、战场洞、大利里等地,控制要点。同时其余部队向原川里西山沟突击,抢救伤员,接应分散部队。
第二步为集中兵力防守华川至山阳里的公路,阻击美军推进。17时,黄朝天命令师后勤抽调人员充实战勤力量,师教导大队和文工团归后勤指挥,包扎组与担架队随173团预备队出击救援。当天晚间,173团攻占场巨里和原川里西山沟,救出300余名伤员;174团反冲击夺回华川,迫使美军第17团败退。
5月28日,美军第7师第32团抵达,与第17团对58师阵地发动总攻。173团激战后主动撤离原川里和启星里。174团则坚守阵地,1营死守关键高地及大桥,阵亡惨重。大桥为12军及27军北上的唯一生命线,失守将导致部队全军覆没。于泮宫率领3连1排坚守蛇头岘北侧高地,死守30余小时,未让阵地沦陷。其英勇事迹虽未广为人知,却获一级战斗英雄称号。
于泮宫的顽强抵抗为我军带来喘息之机。28日晚,174团组织反击,夺回除蛇头岘外全部阵地,并击溃美军俘获50余人。但这些俘虏却未出现在20军战绩统计中。看到城内外后勤医护人员被屠戮惨状,团长怒不可遏,下令“俘虏全部枪决”,美军战俘被当场处死。
当晚,174团攻占上大利里大桥,派兵渡江北上九万里岘,接应后续部队。为抢救伤员并接应被打散部队,173团和174团坚持防御并猛烈反击,损失惨重。29日,预备队172团加入战斗,协同174团夺回上大利里,再次渡江至九万里岘,成功救出被困27军高炮营。173团则反击夺回城山,救出隐藏伤员。30日晚,12军、27军及华川兵站幸存人员全部安全转移,58师完成艰巨任务。
战斗虽然胜利,但随之而来的是处分。相关通报为涉密文件,志愿军总部总结敌军工作时,将该事件及其他严重违反俘虏政策的部队一并严厉批评。总结指出,尽管战斗残酷且官兵对敌人仇恨深重,个别单位如第20军58师、第26军76师226团、第27军80师238团及特务团、第42军124师370团等,违反俘虏政策尤为严重。58师在第五次战役华川阻击战中的集体违纪事件被特别点名。
值得注意的是,被点名多数为第9兵团部队。长津湖战役的惨烈让他们对美军怀有极深仇恨,出现过激行为实属正常。顺带一提,27军特务团虽被点名,但实际上并未枪杀美军俘虏。其党委甚至曾做出“必要时可违纪”的决议,这让上级既气愤又无奈。此事发生在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,当时12军和27军处境极端恶劣,27军在美军包围中辗转三日才突围,携带俘虏极不现实,因而有此决议。
80师238团则是在同阶段杀害了美军第2师俘虏。关于26军76师226团和42军124师370团的具体情况,还需进一步调查。
58师因被点名“尤为严重”,再次遭遇严厉处分,表明此次杀俘事件非个别士兵所为,而是团级以上领导集体同意,团长、政委、营长、教导员、连长、指导员均未能免责。处分确实公正严肃,也符合我军纪律要求。
如果我们遇到参加华川阻击战且未立功反而受处分的20军老兵,基本可断定是174团那些英雄。毫无疑问,他们的行为是在极端条件下的理智选择。华川战场上,我军后勤、医护和伤员尸横遍野,许多为重伤无法转移者被美军残杀。韩国媒体2018年爆出的“破虏湖白骨”事件便是明证。谁能容忍此种惨剧?何必对敌军手软?以德报怨,何以报德?
此外,志愿军被处分,主要是因为我军对俘虏纪律的严格执行,以及抗美援朝战场舆论和国际形势的特殊性,必须坚决贯彻优待俘虏政策,避免在
发布于:天津市卓信宝-十倍杠杆股票-杠杆股票-股市杠杆操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