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咱们老百姓的手机圈里发生了一件大事,很多人可能都听说了,那就是手机可能以后就不用插卡了。
这事儿听起来挺玄乎的,毕竟咱们用了这么多年的手机,从最早的大哥大到现在的智能手机,换手机第一件事就是把那张小小的电话卡给装进去,这都成习惯了。
可现在,这个习惯可能要被彻底改变了。
起因是苹果公司发布了一款新手机,叫iPhone Air,这款手机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,直接把插手机卡的那个卡槽给取消了,全面改用一种叫eSIM的新技术。
这消息一出来,就像一块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湖面,咱们国内的三大通信巨头,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,几乎是同一时间都站出来表态,说他们已经准备好了,全面支持eSIM手机业务。
这一下,就正式宣告了,一个不需要实体电话卡的通信时代,真的要来到了我们身边。
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为什么苹果一有动作,咱们三大运营商就立刻跟上?
这个eSIM又到底是个什么东西,对我们普通人用手机有什么影响?
这里面的门道,咱们今天就得好好聊一聊。
首先得说说,为什么这事儿是由苹果带头的。
苹果手机在国内高端市场的地位大家都有数,用的人非常多。
根据一些市场数据分析,在四五千元以上的手机里,苹果几乎占据了大半壁江山。
这就意味着,它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。
现在苹果的新手机不让插卡了,如果咱们的运营商不支持这项新技术,那就会导致千千万万的苹果新用户买回手机后,发现没法打电话、上不了网,这可就是个大问题了。
所以,这不是运营商想不想跟进的问题,而是市场和用户推着他们必须往前走。
为了服务好这批数量庞大的用户,三大运营商必须迅速行动起来,把eSIM服务给大家安排上。
这次反应最快的是中国联通。
几乎在苹果发布新手机的同时,联通就宣布自己是国内第一家支持iPhone eSIM服务的运营商。
其实联通能抢到这个“第一”,一点也不奇怪。
因为在手机之前,联通在很多智能手表、平板电脑上就已经在大规模使用eSIM技术了,比如很多人用的苹果手表,可以脱离手机独立打电话,用的就是联通的eSIM服务,叫“一号双终端”。
他们在技术和运营上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,所以这次面对手机的eSIM化,可以说是准备充分,第一个站出来也就顺理成章了。
他们还专门为新iPhone用户设立了激活流程,计划在手机正式开售的9月19号,同步开启手机eSIM的商用试验。
紧跟在后面的是中国电信,他们的态度也非常积极,直接对外宣布,eSIM手机业务已经“全面准备就绪”。
他们把相关的申请材料都已经提交给了工信部,就等着最后一道批复下来。
一旦批复通过,他们马上就能向用户开放服务。
北京电信甚至更进一步,直接在媒体平台上告诉大家,他们已经具备了开通eSIM的能力,同样也是瞄准了9月19号手机开售的这个时间点,要同步上线业务。
这架势,就是告诉用户们,放心吧,我们这边早就准备好了,就等发令枪响了。
最后是中国移动,作为用户数量最多的运营商,他们的表态显得更加沉稳。
移动方面确认了会支持eSIM手机业务,但具体开放服务的时间会另行通知。
移动内部人士也说了,技术层面的问题早就解决了,相关的系统平台开发、客服流程的梳理和服务人员的培训都已经全部弄好了,全国各地的营业厅也都做好了承接这项新业务的准备。
可以说,中国移动是“整装待发”,只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全面铺开。
毕竟家大业大,用户基数太庞大,任何一项新业务的上线都必须考虑得万无一失,确保所有用户都能有顺畅的体验。
那么,这个让三大运营商如此重视的eSIM,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?
说白了,它就是一张虚拟的、看不见的SIM卡。
我们现在用的SIM卡,是一张小小的塑料卡片,需要插进手机里。
而eSIM,它的全称叫“嵌入式SIM卡”,它不是一张独立的卡,而是在手机制造的时候,就已经把一个非常小的电子芯片直接焊接在了手机的主板上。
你的手机号码、套餐信息这些数据,不再是储存在那张塑料卡片里,而是通过网络,像下载一个软件一样,直接写入到这颗内置的芯片里。
这样做的好处可是实实在在的。
首先,它能给手机内部节省出宝贵的空间。
别看那个SIM卡槽不大,但在手机这种高度集成的设备里,每一点空间都非常珍贵。
取消了卡槽,手机就可以做得更轻薄,或者把省下来的空间用来放更大的电池,增加续航能力。
而且,少了一个开口,手机的密封性会更好,防水防尘的能力自然也就更强了。
其次,也是对我们用户来说最方便的一点,就是开通和更换套餐变得极其简单。
以后可能就不需要再往营业厅跑了。
比如你出国旅游,以前需要提前买好当地的电话卡,或者落地后到处找地方买卡换卡,非常麻烦。
有了eSIM,你可能只需要在飞机落地后,打开手机里的设置,连接上机场的Wi-Fi,通过运营商的APP或者扫一个二维码,就能直接在线购买一个当地的流量套餐,几分钟之内就能开通使用,手机直接连上当地的网络。
想换个运营商或者换个套餐,也可能就是动动手指,在手机上操作一下就完成了,真正实现了“空中写卡”,方便程度是实体卡完全没法比的。
再者,eSIM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更强。
我们可能都遇到过手机突然显示“无SIM卡”或者信号不好的情况,有时候就是因为实体卡用久了,金属触点氧化或者松动,导致接触不良。
eSIM是直接焊在主板上的,根本不存在这种物理接触的问题,所以会稳定得多。
而且,因为它是内置的,小偷如果偷了你的手机,也无法通过拔掉SIM卡来阻止你定位手机,安全性也提高了一层。
当然了,任何新事物在刚开始的时候,都不可能十全十美。
虽然eSIM的未来很美好,但从目前三大运营商公布的信息来看,我们还处在一个过渡阶段。
比如,原文里提到,即便是办理eSIM,用户目前还是需要带着身份证亲自去运营商的营业厅办理激活。
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,不是说好了更方便吗,怎么还得跑一趟?
这其实是出于安全和实名制的考虑。
我们国家对手机号卡管理非常严格,必须本人实名认证。
在线下营业厅,通过专门的设备读取身份证,再进行人脸比对,这是目前最可靠、最安全的实名认证方式,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电话卡被不法分子冒用。
在eSIM业务推广的初期,沿用这套最成熟的核验流程,是最稳妥的选择。
相信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,比如在线身份认证技术变得更加安全可靠之后,办理eSIM业务才有可能真正实现足不出户、全程在线办理。
总的来看,三大运营商这次集体官宣支持eSIM,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,它标志着我们国家的通信服务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台阶。
这不仅仅是告别一张小小的塑料卡片那么简单,它背后是整个通信服务模式的升级和变革。
虽然初期可能还会有一些需要适应的地方,但这股技术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。
一个更加便捷、更加智能的无卡通信时代,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,正在一步步地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。
卓信宝-十倍杠杆股票-杠杆股票-股市杠杆操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