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水浒传》中,大名府的名字出现在两次关键事件中:一次是杨志在“智取生辰纲”之前被发配到此,另一次是卢俊义被陷害后,梁山好汉们破城救人。很多读者的关注点集中在“青面兽”杨志、“急先锋”索超、“玉麒麟”卢俊义等人物身上,这当然是因为作者在描述时侧重了他们的形象。然而,实际上,大名府的两位武将——“天王”李成和“大刀”闻达也不容忽视。尽管他们在书中没有过多的战斗描写,但从他们在大名府的地位来看,这两位将领绝非普通之辈,他们的武艺很可能在杨志和索超之上。
李成与闻达在大名府的地位
李成和闻达在大名府担任兵马都监一职。这一职务在《水浒传》中曾多次出现,但各地的兵马都监武艺水平各异。比如,孟州的张都监武艺平平,甚至被武松轻松打败;而东平府的董平和东昌府的张清则是武艺超群、技艺无双的将军。因此,单凭兵马都监这一官职来评价李成和闻达的武艺,显然不太公平。
但大名府的情况特殊。从历史背景看,大宋和辽国的盟约确保了边境相对安宁,但随着石敬瑭的背叛,北方的安全形势变得更加不稳定。为了防备突如其来的敌袭,大名府作为北方的重镇,必然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。因此,大名府的武装力量自然不容小觑。
展开剩余77%另外,梁中书作为大名府的首席官员,他是权臣蔡京的女婿。蔡京这个人虽奸诈狡猾,但为了自己的家族安全,必定会通过私下手段加强大名府的防卫力量。正因为如此,大名府的军力显然是经过精心布置的。
从正牌军的索超和他的徒弟周瑾的能力来看,大名府的军事力量很强。如果索超能在大名府出任正牌军,说明这里的军官层级并非草率任命。在大宋的体制下,武艺高强却没有战功的人很难得到提升。因此,索超的存在不仅仅是偶然,他的能力在大名府也是有价值的。
尽管如此,索超升迁缓慢的原因,可能还与李成和闻达的武艺有关。李成和闻达的实力可能超过索超,因此大名府并不急于升职索超,而是更依赖于这两位实力强大的武将。
李成和闻达被轻视的原因
李成和闻达之所以被许多人轻视,主要有几个原因。首先,《水浒传》中曾提到过李成和闻达有“万夫不当之勇”,但这句话在书中其实适用于很多人物,很多被称为“勇武”的人物,其实并不怎么显赫。由于李成和闻达的战绩较少,他们的勇武也未能得到充分展示,因此往往被低估。
其次,索超与杨志比武时,李成借给索超战马,并提醒他不可战败。很多人从这个细节看,似乎认为大名府的武力全依赖索超,而李成和闻达的能力不足。事实上,这种解读并不全面。杨志当时是外来人,刚刚赢过周瑾,若他再打败李成和闻达,无疑会让大名府的脸面尽失。因此,李成支持索超,实际上是在为大名府挽回颜面,而非自己怯战。
第三,当梁山攻打大名府时,李成和闻达并未立即出战,导致他们被认为无能。然而,这种看法并不准确。李成和闻达作为兵马都监,他们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梁中书和大名府的安全。面对可能的危机,保护上层官员的安全显然比主动出战更为重要。毕竟,梁中书是蔡京的女婿,若梁中书有事,李成和闻达的处境将变得更加危险。
最后,在杨志和索超比武时,军士们感叹从未见过如此激烈的战斗,这似乎暗示李成和闻达不如杨志和索超。然而,作为兵马都监,李成和闻达的职责是教授军士战术和攻守技巧,而非参加单挑比赛。因此,军士们没见过李成和闻达亲自上阵并不能证明他们武艺不行。
李成和闻达的武艺水平
虽然李成和闻达在书中没有太多的直接战斗描写,但他们在一些重要场合的表现依然让人看出他们的武艺。
在索超与关胜对战时,李成看到了战况不妙,便出阵助战,试图帮助索超扭转局势。虽然最终关胜略占上风,但李成与索超并肩作战,并且在短时间内面对三位将领不落下风,显示了李成不只是胆大,还非常有实力。
在大名府突围时,李成不仅要面对梁山好汉们的围攻,还要保护梁中书。在几番战斗后,他成功带领梁中书突破重围,显示出他的勇气和战斗力。尽管他没有如一些梁山好汉那样的传奇战绩,但他在战斗中展现出的能力,已经足够证明他是个不容小觑的武将。
闻达虽然没有李成那么耀眼,但他曾在多次围攻中力保自身和大名府的安全。面对梁山众多精锐将领的围攻,他最终冲出了重围,这种表现也是不凡的。
总结
虽然李成和闻达在《水浒传》中没有过多的斗将描写,且因大名府的最终沦陷而被低估,但从他们在书中的少数几次表现来看,他们无疑是非常出色的战将。李成的实力与梁山五虎不相上下,而闻达虽然略逊一筹,但也堪与杨志、花荣等人匹敌。总体来看,李成和闻达是《水浒传》中最容易被低估的顶级武将之一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卓信宝-十倍杠杆股票-杠杆股票-股市杠杆操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